暑假溜娃好去处!东山湖公园里看少儿科技艺术巡展

“你想为世界种下哪些美好的种子,并如何用行动浇灌它们、让它们长大?”日前,由多国艺术家与少儿共创的互动沉浸式艺术展“1棵树·1世界”ANOBO世界少儿科技艺术巡展,在北京、广州两地三馆开展。

7月29日,记者在广州站现场了解到,艺术巡展以“1棵树·1世界”为主题,将“树”所蕴含的多重意义通过艺术互动的形式传达给观众,尤其是观展的孩子们。巡展广州站由树华美术及溯·榭映美术馆联合主办,落地广州东山湖公园内“溯·榭映美术馆”,于7月15日-10月15日期间陪伴孩子与家长度过这个炎炎盛夏。

展览看点


【资料图】

看“树”的不同形态

在“未来之树”的新媒体沉浸互动空间中,可以看到由孩子们亲手创作的叶片图案,经由微软亚洲研究院研发的NUWA(女娲)无限视觉生成模型,被延展成一整面墙的巨型图画。孩子们身处这些画作组成的沉浸空间中,触摸画面就可以激活萤火虫、烟花、糖果等图案出现在画面上。奔跑起来,还可以看到自己脚下的涟漪一圈圈荡漾开去。

出自广州美术学院院长范勃教授之手的《寓言》,其主体是一棵被解构了的树, 这个形态的基本编码来自十五个视障者。通过他们对树本身的感知和认识作出解构、重组, 以他们的范式来建构与呈现他们的认知方式。如此构成的树既是真实 之树、亦是虚构之树,它承载了两个认知系统的象征性意义。

“蜕变”由美籍艺术家Rachel Marks打造,通过二手书、孩子在现场做的手工折纸等共创方式,形成一个滑梯型银杏树作品。树上书页的颜色由嫩绿逐渐变黄,这也是银杏树叶从出生到落下的颜色的变化过程,银杏树完成了它的蜕变;而树叶变黄回归了泥土,给大树提供了养分,它也完成了自己生命形态的蜕变,让银杏树继续茁壮成长,这是生命循环往复的过程。

“用废纸再利用装饰成游乐场的行动,我们希望给孩子心中种下变废为宝的种子。”“1棵树·1世界”项目负责人力达告诉记者,艺术家本人还每周定期与展览现场连线,与孩子们实时交流环保心得。

“独一无二”的创意树

“这里有姿态各异的‘树’,它们和谐共处,共同构成一片参差多样的森林。” 本次展览中“独一无二”系列展出了由树华美术师生从真实树种特征中获取灵感,共创完成的数棵创意树装置。

“传播之树”利用从教学中淘汰下来的平板,传播各地的自然、树、故事。孩子们在观看视频的过程中可以将一些感想记录在小树叶上贴到墙上,从而形成一个具有互动性的作品。

“希望之树”是由三个自行车装置组合而成,以此倡导大家用绿色低碳出行的方式与自然和谐共处;自行车中间的三圈装置由树华美术的学子们执笔而成,设计出了移动的城市森林装置,将环保绿色的自行车和城市森林画面相结合。

“成长之树”通过传感动画的模式,传递亲子间的爱、保护、束缚、催促等错综复杂的关系情绪,引发观展的家庭更多的思考。

“这个展览是在世界著名的当代艺术家支持下与近万名小朋友共创的成长式展览,贯穿艺术、科技、环保,打造共思、共创的沉浸式场景。”树华美术培训中心校长杜树华说,除大量亲子参与,现场也有学校、幼儿园、艺术培训机构把展览现场作为研学场景,打破传统课堂,用崭新的形式寓教于乐。

由“树”说开去

种下一棵树,需要经历怎样的循环?展项《木林森计划》由国际知名艺术家徐冰在2008年第一次启动,是一个让孩子们画在纸上的树变成真的树生长在土地上的自动循环系统,以当代艺术切入环保生态问题的新视角,将公益行动、环保理念引入公共艺术创作中,引导孩子们对树木及生态进行创意性表达,从而建立在地文化和可持续发展的关系,倡导公众关注生态保护,培养孩子们的公益心。本期展出由树华美术对树华学子进行作品征集选拔,期待后续更多小朋友参与其中,一起落笔成林。

“行星森林”则由中国艺术家石磊老师为本次展览的森林主题量身设计而成,整个展项在展示一个由大片的树木、植被和动物所组成的生态环境。在这里,孩子们能够亲身感受大自然的奇妙之处,观察各种生物的生活习性,学习植物的生长过程,以及了解森林生态系统的重要性。

在《地球之声》展区,数个屏幕循环播放世界各地儿童参与丹麦-冰岛艺术家埃利亚松发起的共创项目。视频中,孩子们借由AR增强现实技术“化身”纸杯、桌子等,代表世间万物为地球发声,借此表达每一个人的态度都会对世界产生影响。

来参观的小朋友们也纷纷拿起现场道具,化身树叶、番茄、面包片、彩笔盒子等,为地球的未来表达心声。市民黄小姐带着自己4岁的小朋友专程来观展,“这个展览互动参与性很强,不少展项对小朋友很有启迪性。”

观展指南

展览时间:2023年7月15日-10月15日10:00-19:30(18:30停止进馆),逢周一闭馆

展览地点:广州市越秀区东湖路123号东山湖公园中岛1号『溯·榭映美术馆』,感兴趣的市民可根据实际需要购票观展

文、图/广州日报·新花城记者:徐雯雯

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