焦点速递!用青春朝气引领文明风尚 广州学生群体积极参与志愿服务

广州市3·5学雷锋志愿服务主题月启动仪式上,中学生志愿者与小朋友们通过游戏学习生态环保知识。

3月5日,黄埔区大沙街道党工委组织辖内学生志愿者和街道工疗站学员在横沙社区老人安置房包饺子,送给辖内独居老人。

2023年3月5日是第60个学雷锋纪念日,《广州市志愿服务规定》正式施行。


(资料图)

对于广州人而言,志愿服务不仅是“服务人民”“助人为乐”的宏大概念。在逾七千平方公里的土地上,469万名注册志愿者活跃在各个专项服务领域第一线。乡村振兴、社区发展、残健共融、环境保护、医疗健康、为老服务、未成年人保护、应急救援……人们通过志愿服务持续发挥所长,传递自己对美好生活的理解,让雷锋精神在新时代绽放出更璀璨的光芒。

值得关注的是,在广州,学生群体亦已悄然掀起志愿服务的务实之风。作为广州志愿服务的主力军,不少学生利用空余时间参与志愿服务,累积志愿时数。而在社会、学校、家长的引导下,有的学生志愿服务进一步联动公益慈善组织、公共场所,针对具体社会痛点,打造常态化志愿服务项目,一届届学生传承完善,同时,也不断衍生出更多的志愿服务,用青春朝气引领文明风尚。

接力行动,陪伴心智障碍青年寻找成长之路

2月25日下午2时30分,广州图书馆人流涌动,或自习,或寻书,或阅读,而负一层的一个空间内,一场学生志愿服务带来了别样的热闹。现场,十余名来自广东实验中学圆点公益的初二学生与广州心智障碍青年(简称“心青年”)一一结对,两人一组相伴而坐,共读《校园小剧》。过去,很少人知道心智障碍群体大多面对不同程度的学习、沟通和社会适应障碍,难以融入社会。

这一天两个多小时的共读过程中,两个本没有交集的群体都迈出了第一步。这是广东实验中学圆点公益(简称“圆点公益”)、广州市心友心智障碍者服务协会(简称“心友会”)、广州图书馆慈善空间一同开展的2023年首场“心友伴”(大龄)阅读活动。在接下来的三个月,圆点公益的同学们还将持续开展该项志愿服务,陪伴心青年在共读中不断提升社会融入能力。

有意思的是,广东实验中学2021级级长吴锦涛告诉记者,“对初二级同学而言,这是个陌生的群体;但对圆点公益而言,这个群体十分熟悉。”他回忆道,“早在2016年,我们有一个班级以志愿服务为切入口打造班级文化,带动学生做力所能及的公益,形成了圆点公益的前身。后来,这一模式得到学校层面的支持和推广,打造成为了学生、家长、教师共同参与的校园志愿者团体。”

他们想要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行动力。而在发展过程中,圆点公益也融入了家校社协同育人的观念。家长作为主要的联络和策划者,日益注重和公益慈善组织的联动。2019年,圆点公益更是在家长的引荐下,和心友会共同发起常态化志愿服务项目,带动学生、家长通过阅读、跑步等活动,进一步了解心青年,并陪伴其成长,这项常态化志愿服务项目一直延续至今,而在广图开展的2023年“心友伴”(大龄)阅读活动便是其中分支之一。

2019年,参与到圆点公益志愿者团队中的林子潇、陈守乐便和众多同学利用周末时间,和心青年们一起运动、阅读、游戏,慢慢搭建沟通的桥梁。“现在,这些同学即便初中毕业,去到不同的高中,也一直和心青年们保持联系,参与公益慈善组织的志愿活动。中考后,我们还和一些小学、初中认识的同学继续结对,在心友会组织下成立了一支志愿服务队伍——星燎同盟志愿服务队,希望让更多人参与和了解。”林子潇说。

与此同时,林子潇的学弟学妹也在通过圆点公益延续着对心青年的关爱和支持。第六届圆点公益的核心家长段旻雯分享道,“如今,圆点公益已经是第六届。学校会有激励措施,而服务也有平台对接,大家不断接力,对接和延续优质的志愿服务内容,让同学也可以在服务过程中意识到自身的价值所在,而‘心友伴’活动也在不断优化。”她说,“其实不少学生已经形成自己安排、主动参加的习惯,会根据自身能力力所能及参与公益事业,这就是我们想看到的。”

不断专业化,推动城市无障碍环境建设

学生参与志愿服务只是付出“时间”和“体力”吗?实际上,学生志愿服务同样有可能成为城市公共服务建设的重要推动者。今年2月19日,广州卢米埃影城的一间影厅开始放映《满江红》这一春节档电影。和以往不一样的是,现场的大多街坊是视力障碍人士,要欣赏这部电影并不容易。而观众席中,由星辰社志愿者曾海燕、赵恒艺和广州图书馆馆员一同担任的口述员成为了大家的“眼睛”。当电影播放至没有台词的画面,曾海燕等人便开始用声音代替光影,讲述电影里的每一个画面、每一个动作。

这是广州图书馆携手卢米埃影城、星辰社和YMCA心跃组共同组织开展的“大爱有声”进影院公益观影活动,共邀请了42名视障人士及陪同观看电影《满江红》。星辰社在这场志愿服务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口述文本的准备以及现场的临时发挥。当两个多小时的电影落下帷幕,视力障碍朋友冼姨第一个举手跟大家分享她的感受:“讲得特别清晰,很细致,都能够听得懂,而且很生动”。

实际上,如今广州有不少志愿服务团体不断提供口述服务,协助广州视障人士享受公共文化服务。星辰社便是其中一支不可忽视的志愿服务力量。很少人知道,这支队伍是从一群学生的志愿服务发展而来。2009年,广州青年志愿者协会助残服务总队创立了心聆感影无障碍电影项目。2012年,另一批志愿者创办了广州爱心读书团,也将目光投到无障碍电影。曾海燕女儿李宛潞和她的同学们也在志愿服务过程中完成了“无障碍”理念的启蒙。

2016年,就读于广州市执信中学的李宛潞在协助视障人士参与无障碍观影活动时,发现无障碍文化公共服务的庞大需求。2017年,他们建立了星辰社志愿者团队,曾海燕也参与其中,和众多同学们一起学习组织口述影像活动,并逐渐专业化,进社区、盲校、图书馆开展口述影像活动达二十九场。“后来,这个团队并没有因为学生们读大学而解散,相反,我一直在维系团队,而同学们也一直接力参与其中,并不断拓宽人才队伍。”曾海燕说,目前,星辰社已归入广州图书馆穗阅先锋阅读推广专业志愿服务队,有了人才队伍建设和服务提供的主阵地,“现在还有媒体、传媒专业等爱心人士加入我们”。

“以前大家听的都是下架的电影,而上映期电影在缺少无障碍解说音轨版本的背景下,只能靠志愿者提前制作口述文本,现场口述,难度大,如何获取影像资料提前制作也是问题。但正是学生志愿者率先提出走进电影院,并为此到处找资源,最终得到片方支持,李宛潞和周炜等同学作为口述主力,打开了影院的突破口。”曾海燕告诉记者,现在广州图书馆也在和星辰社、卢米埃影城尝试在上映电影口述影像服务方面不断完善服务,“我们提前在影院帮助下筹备口述文本,然后邀请视障人士包场‘看电影’,《满江红》已经是第三场了”。

在这支由学生发起的志愿者队伍看来,视障人士的公共文化需求也在不断增加,这对城市无障碍环境建设提出了更高要求,而电影院等公共空间的无障碍建设必须有人迈出第一步,“有了第一场,就会有第四场,接下来还会有第十场……”他们希望积累服务基础,并逐渐推动政府相关职能部门联动社会多方破解“机制”和“硬件”问题,为上映电影口述文本制作提供“获取相关材料”的条件和便利,而这个过程中,也希望有更多志愿者加入成为行动者和推动者。

文/广州日报全媒体记者苏赞

图/穗文明提供

关键词: